採用環境、社會和企業治理(ESG)投資原則對財務表現有何影響?
雖然外界對ESG的執行方法及其定義暫時並無一致的定論,但我們可以透過以下三個圖表了解ESG與投資表現之間存在緊密關係。
1. ESG有助改善公司的財務表現
一項至今最全面的ESG與企業財務表現關係的研究發現,在投資決策過程採用ESG標準確實有助改善財務表現。
這項統合研究評估了超過2,000項獨立的ESG表現分析結果,而這些結果涵蓋1970年至2014年期間的多個資產類別和地區。該研究發現接近一半的分析結果顯示ESG與企業財務表現存在正相關性,只有11%的分析結果顯示兩者存在負相關性。 1
因此,該研究的結論指出,ESG投資獲得肯定的證據支持,而與投資組合層面的研究比較,公司層面的研究較容易發現ESG及財務表現之間存在正面關係。
發現ESG與企業財務表現存在正面、中性、參差或負面關係的研究百分比。資料來源:Friede、Busch & Bassen(2015),可持續金融及投資期刊;富達國際,2018年3月。
2. 正面的ESG篩選通常利好表現
一項ESG表現研究分析了157家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屬於「同類最佳」公司的回報,發現正面的ESG篩選有助提升回報和降低整體波動,但不同行業之間存在明顯差異。2
在抽樣期內,ESG評級較高股票的表現明顯優於各自的參考投資組合,尤其是能源、食品及飲料業。
此外,除了在研究的12個行業中,有八個行業的高ESG評級投資組合錄得較卓越的回報外,一般ESG投資組合的整體波動亦低於同業。
ESG評級高的股票表現並非優於其各自參考投資組合的四個行業為:銀行(-7.8%)、保險(-8.7%)、耐用品(-9.2%)和汽車(-13.6%)。
雖然不同行業的結果各異,但研究結果顯示ESG評級較低的股票附帶一般無法透過較高回報來補償的額外風險。
研究比較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成份股及809項隨機選擇的股票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的回報。資料來源:Kumar et al (2016),可持續金融及投資期刊;富達國際,2018年3月。
3. 穩健的ESG標準有助支持新興市場的表現
相關研究亦發現地區能夠影響ESG因素及財務表現的關係。
與已發展市場比較,有更多研究顯示新興市場的ESG及企業財務表現存在正面關係。這是由於新興市場的ESG標準較低,因此較已經落實ESG措施的同業擁有更大的上升潛力。
然而,顯示亞太區已發展經濟體亦存在這種正面表現關係的研究並不多,因為亞洲有不少家族控制企業的治理評分未達全球標準,但受到歷史或社會原因的影響,它們並無由於業績欠佳而受到懲罰。
發現ESG與企業財務表現存在正面關係和負面關係的研究百分比,相關研究在1970年至2014年進行。資料來源:Friede、Busch & Bassen(2015),可持續金融及投資期刊;富達國際,2018年3月。